電影觀後感--Matterhorn(中譯:帶他去看絕世雪景)--

「這一點也不難,只要對的時間按下隊的琴鍵」──巴哈,但是我們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,錯過了多少次我們所能把握住的:愛情、親情、夢想……,當幸福來敲門時,我們有開門的勇氣嗎?又或許我們只敢望著窗外乞求上天的憐憫,而那是否是幸福的音符呢?以或是懦弱的內心逃避的所在呢?

    故事的主角傅雷德,是為中規中矩的虔誠基督徒,重視飯前禱告、上教會的時間,而他日復一日單調的獨居生活,卻因為一位有著智能障礙的流浪者席歐展開了新的一頁。席歐的角色在電影的過程中,不斷切換在傅雷德的兒子約翰和妻子特露蒂身上,隨著故事的進行,傅雷德不斷打開自己的心結,突破世俗的枷鎖,重新接納自己的兒子、揭開鄰居的內心,並在最後和席歐到達了和老婆的相遇之地Matterhorn──最接近神的地方。
    對於這部片,我想對幾個主題,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

    「宗教」(首先,我得澄清我沒有任何貶低任一宗教的想法,單純對此電影提出評論),在這部電影的關係幾乎貫串整個主軸,電影中有許多強烈的對比,映襯出教條和主角內心認知上的矛盾。神是寬大的,但傅雷德卻不該收留席歐;神給予祈求的人們幸福,但對於傅雷德,教堂卻是「離上帝最遠的地方,連魚都比我們近」;除了惡魔,神是憐憫所有人的,傅雷德不該見那地下舞廳那被神認為不健康的兒子,不該和同性的席歐結婚,因為這皆是惡魔的象徵。然而,這些教條又是誰規定的呢?是神嗎?神職人員只對傅雷德喝斥「神的作為是難以預測的」主角也回了「那神為我們做了什麼」使那位冀望和特露蒂結婚的神職人員啞口無言。

    離上帝最近的地方不是自己所在的小鎮,也不是教會,而是Matterhorn的山頂,因為那曾是主角和妻子幸福的所在,而特露蒂是上帝給予傅雷德最大的幸福,所以他寧願和席歐賺錢達成夢想,也不願去教會盲目的跟從神職人員口中那虛無飄渺的神。

    「愛情」整部片,我傾向支持傅雷德把席歐作為好友,而且大部分的時候席歐應該是扮演兒子約翰的角色,只不過會讓傅雷德想起特露蒂。不過,對於同性之愛在這部片中,有諸多面向,我們能很容易看出世俗的排斥,宗教教條上的偏見,原本神是寬恕任何人的,但卻排斥同性戀,而且連「尊重」都談不上,或許也被認為是惡魔的象徵了吧,也因此把對特露蒂的愛投射在席歐身上的神職人員,最終也難以承認自己的愛情。

    身為異性戀者的我,或許的確不能完全理解同性之愛,但是我並不認為有誰能剝奪他人擁有愛人的的權力,歧視、霸凌的背後,支持的理論背景難道是那不知誰寫的教條嗎?至今,那傷害了多少的人了呢?

    「親情」得知席歐的真實身分是農場主人後,傅雷德得到的席歐妻子的幫助,鼓起勇氣,重新接納自己的兒子。我覺得之聽巴哈的傅雷德其實不曾放棄過約翰,但墨守成規的傅雷德無法接受那唱著美國流行樂曲的他,而這仍舊是受到世俗眼光的想法牽制住,但都是人之常情。擁有天籟美聲的兒子,去追尋自己的夢,唱著「展現自我,自我的生命,這是我的生命,展現自己的一頁」這樣追求夢想的他,也因為得讀到支持,而曾孤單寂寞,但最後父親的勇氣找回這段曾失去的感情,那並不是對神的乞求所能得到的。


    愛使人強壯、愛使人勇敢,是人們發自內心對幸福追求的渴望,而那追求幸福的勇氣,或許不能馬上擁有,但就如片中的主角傅雷德,進進退退中,最後勇敢的踏出那最後一步,聽見那幸福樂章再次響起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自由與愛 奧賽羅 劇作讀書心得

A new beginning~

Let's learn C++: Lec02 What is that meaning of the program(Hello World)?